廣大老年朋友及家屬們: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老年人對健康養生愈發重視,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迫切需求,通過虛假宣傳、夸大功效等手段推銷食品、藥品、保健品等,導致不少老年人財產受損,甚至延誤疾病治療。為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識,縣市場監管局在此為您揭露常見的虛假宣傳套路,希望能幫助老年朋友們遠離騙局。
一、認清套路,遠離騙局
(一)免費誘惑陷阱:不法商家常常打著“免費領取雞蛋及其生活日用品”“免費體檢”“免費旅游”的旗號,吸引老年人參與。在活動過程中,通過夸大食品、藥品、保健品等產品功效,如聲稱能“治療高血壓、降低血糖、提高免疫力”“抗癌防癌”等,誘導老年人高價購買。甚至有商家以免費體檢為名,在檢查后夸大老年人的健康問題,然后推銷高價保健品,稱服用后病癥就能消失。
(二)專家義診偽裝:一些商家會聘請假“專家”“醫生”進行所謂的義診。這些人會先給老年人做簡單檢查,之后拿著檢測結果危言聳聽,夸大病情,再順勢推銷保健品,聲稱這些保健品是解決健康問題的“特效藥”,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擔憂和對專家的信任實施詐騙,誘騙老年人購買了一堆無用處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。
(三)溫情關愛套路:抓住老人害怕孤獨、渴望陪伴的心理,不法分子隔三岔五打電話問候,或帶小禮品上門拜訪,陪老人聊天,甚至認“干親”,與老人建立情感聯系。待取得老人信任后,便開始推銷高價的藥品、保健品,很多老人在這種“親情攻勢”下放松警惕,上當受騙。
(四)流動攤點行騙:不法商販臨時租賃場地,設立流動攤點販賣藥品、保健品,或者直接上門推銷。這些產品往往來源不明,質量和售后服務毫無保障。一旦出現問題,商販便迅速轉移,老人維權無門。
(五)虛假廣告、“權威證明”誤導: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假借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、醫療機構、學術機構、行業組織的名義和形象,通過網絡、電視、廣播、傳單等各種渠道發布虛假廣告,使用“包治百病”“快速見效”“獨家秘方”等夸張詞匯,還可能偽造科研報告、虛構患者案例來增強可信度,誤導老年人購買。
(六)專業話術誘導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“小額紅包”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加入直播間,直播間常通過封閉場景、情感誘導(如“親情牌”“專家人設”)、限時優惠等手段,人為制造焦慮,甚至謊稱相關產品可“根治慢性病”“替代藥物”“延年益壽”等。
二、謹慎消費,依法維權
(一)理性看待功效:保健食品不是藥品,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。如果身體有疾病,一定要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
(二)選擇正規渠道:購買藥品應選擇正規醫院、正規藥店,認準 “國藥準字”批準文號;購買保健食品需認準“藍帽子”標識,切勿通過無資質商家、流動攤販或網絡“三無”鏈接購買。
(三)謹慎參加活動:遇到以銷售為目的的健康講座、專家義診、免費體驗等活動,務必保持高度警惕,不要輕易購買現場推銷的產品。
(四)留存消費證據:購買產品時,一定要索要并妥善保存好產品包裝、說明書、付款記錄、宣傳資料等,特別注意留存銷售人員承諾的錄音、視頻等證據,以便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有效維權。
如果您發現身邊存在食品、藥品、保健品等產品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,請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;您也可以通過手機拍攝、截屏等方式,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,涉及被舉報人基本信息、被舉報人涉嫌構成違法行為的相關事實和證據材料。提供的圖片、視頻材料應清晰,線索和證據材料應客觀真實、詳細。縣市場監管局將嚴格為舉報人保密,并及時核查處理,對違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依法嚴處,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的合法權益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安全、放心的消費環境!
蕉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
2025年7月23日